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题:冰雪运动是北方专属吗?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李静
北京冬奥会已拉开序幕,人们在观看赛事之余,亦将冰雪运动作为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的新方式。当“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冰雪运动还是北方专属吗?冰雪运动在民间的普及和发展,能否为中国职业体育提供动力,又给中国冰雪产业带来哪些机遇?中新社“东西问”通过采访相关人士,对此进行解读。
玩冰雪无分南北
截至2021年,上海已有室内冰场13块,武汉8块,深圳6块……已在北京攒足经验和资源的冰上培训俱乐部,纷纷南下。
北京市滑冰协会秘书长侯明晖认为,目前中国有世纪星、冠军、全明星、华润等几十家花样滑冰俱乐部,其中大型的连锁俱乐部80%出自北京。“世纪星”是第一家走出北京的连锁冰上培训俱乐部,自2003年起已在全国设立了20家分支机构。这些成熟俱乐部的先进训练、管理经验,又进一步带动了滑冰热。
2021年12月,少年儿童在北京一处冰场进行冰球对抗。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相对于花滑,冰球在南方城市更为冷门。2017年,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在龙岗成立。最初,相较于深圳本土市民,更早接触到冰球的香港、澳门家长似乎对其奥运标准冰场更感兴趣,周末会领着孩子来练习冰球。俱乐部副总经理杜丛飞认为,深圳人对冰上运动的认知和热情,从一两年前开始显著提高。
在北京,越来越多学校将课堂放在冰场和雪场。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市共有46万余名中小学生上冰上雪,2021年底已有2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已举办6届的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参赛人数从500增至1700余人,比赛项目从冰上拼图、雪地登坡等趣味项目发展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等专业性项目。
在距冰雪较为遥远的南方城市,也诞生越来越多的“冰娃”。早些年,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每年会在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免费体验课程,但最终留在“冰上”的学生有限。2021年起,南方孩子对冰的兴趣超越以往,学校开始与俱乐部建立合作,冰球运动进入课堂,学校组建冰球队,中学生和大学生开启规律的冰球训练。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室内滑雪模拟机上学习“滑雪”。该校开设有冰雪运动课程,以“室内滑雪”和“陆地冰壶”两个项目为主,每节课都会吸引大量学生前来体验、学习。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从“世纪星”统计数据看,南方参加冰上培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上海、深圳等地,定期接受培训的孩子与上冰体验的散客的营收比已达五五开,而在花滑市场成熟的北京,这个比例是六四开至七三开,南方城市正逐渐赶上北京。在“三亿人上冰雪”口号提出后,除北京上冰人数呈爆炸性增长,其他城市也有明显上升。
民间也能打造“正规军”
热爱冰上运动的孩子可分为三种类型。多数孩子是为强身健体,或增加一个兴趣爱好。还有一部分家长受过良好教育,知道在北美地区花滑和冰球是热门项目,希望孩子掌握这项技能,为今后留学做准备,既能增加录取率,也能更快融入当地社会。另有少部分孩子在训练中展现极高悟性和天赋,有希望向国家队专业选手发展。
近些年,后两种类型的孩子大量增加,这种量变某种程度上带来滑冰市场的质变。例如在世纪星俱乐部,优秀业余选手一旦在北京市比赛中获得名次,俱乐部会进行培养,不仅训练、器材不收费,还按照等级发放补贴,提供师资、场地保障,支持选手向专业道路发展,将孩子送进国家队。
2022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体育运动学校短道速滑队的小队员们进行训练。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2014年全国男子少年冰球锦标赛上,以普通中学生和“小海归”为主的北京队接连战胜两支来自东北的冰球专业队,以全胜战绩夺冠,被认为是北京青少年冰球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俱乐部打球的普通孩子,开始战胜体制内的“正规军”。
冰上运动在民间的发展,正在为中国职业体育提供值得研究的样本,也许还将贡献一条崭新的职业化发展道路。
雪助崇礼摘掉“贫困帽”
进入雪季,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拼车去崇礼的帖子,半小时就能收到七八条信息,不仅拼车,还有人主动问要不要一起拼私教。
冰上运动以少年儿童为绝对主力,滑雪吸引的则大部分是成年人中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滑雪是一种解压方式,有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方式,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滑雪的普及与冬奥申办成功密不可分。崇礼富龙山地运动学院培训副总监温孟莹10年前是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在她印象中,申办冬奥前,大众对滑雪运动还没有概念,滑雪一直以竞技体育的形式存在,国内知名的滑雪场只有黑龙江的“亚布力”,距普通人遥远。
崇礼第一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开放式雪场——万龙滑雪场建于2003年,随后多乐美地、云顶等多家大型雪场陆续建成,但几乎没有配套设施,滑雪爱好者晚上只能住当地农民家中。
崇礼万龙滑雪场,民众体验滑雪运动。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变化始于2013年。11月,北京宣布与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第二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张家口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政策的双重推动,帮助崇礼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5年,冬奥申办成功后的首个雪季,近250万人次到张家口滑雪,同比增长31%,北京周边雪场也从22所增至32所。
为适应激增的人流和雪友越来越高的水平,2021年京城多家雪场进行了软硬件升级改造:嘉峪关雪场将整条雪道拓宽,调整坡度,恢复高级道,长度达600米;南山滑雪场加大对夜场的投入,夜场雪道由10条增至17条。
2016年,富龙四季小镇旅游度假区在崇礼落成,滑雪与休闲、度假连接在一起。富龙山地运动学院院长崔雅杰认为,“富龙”的定位是目的地型滑雪场,好看、好玩、有文化内涵,客户群以亲子家庭和年轻人为主,培训目的是普及和推广滑雪运动。
滑雪爱好者在崇礼富龙滑雪场享受冰雪运动。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目前,中国的雪场依旧以旅游体验型雪场和城郊学习型雪场为主,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将中国滑雪市场定义为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2000年全国仅有50家滑雪场,2019年已增至770家,滑雪总人次从2014年的1030万增至2021年的2076万。滑雪人群的城市等级呈阶梯式分布,近六成聚集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单月收入过万的滑雪者占比43.3%。
北京市滑冰协会秘书长侯明晖感慨,冰雪运动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冬奥会效应和政策推动,同时也是中国人收入水平提高后,中产阶层扩大的结果。
“冰雪热”催生新产业
冰雪运动被称为“贵族运动”不无道理,花滑、冰球、滑雪,无论哪项都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粗略估算,一个孩子学花滑一年的费用是3万至4万(人民币,下同),冰球护具一年支出5万至6万,如果想要更好装备,可能超过10万。如果想朝着专业方向发展,花费会更高。
滑雪的消费同样不菲,即便是入门级的滑雪靴、滑雪服、滑雪板,一整套的价格也接近3000元。而滑雪培训的价格,即使是集体小班教学,一次全天授课也要500元起步。
中国冰雪运动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带动了整个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估,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3233亿元。
2021年11月27日,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开幕,新款滑雪服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2021年京东“双11”销售数据显示,雪服、雪板、滑雪镜、冰雪旅游等冰雪品类订单均呈爆发式增长。滑雪服成交额、滑雪单板订单量、滑雪镜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270%、590%和300%,滑雪品类自营订单量同比增长23倍。
国内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国产滑雪用品的品牌化,中国品牌开始出海。根据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超60%,国产滑雪头盔海外销售额上涨15倍。2021年,全球共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速卖通上购买了中国雪具,北至冰岛,南至智利。冰雪运动带来的科技概念也在不断升级,仿真冰、旱雪、模拟器等科技创新产品不断出现。2014至2020年,冰雪相关企业数量翻了四倍。
曾担任国际滑雪联合会秘书长长达20年的莎拉·刘易斯去年受访时说,“三亿人上冰雪”的规划将对全世界的冰雪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不但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冰雪爱好者,受益者也包括设备制造商和冰雪旅游业的从业人员。
在不断增加的冰雪爱好者和不断升级的数据背后,中国冰雪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完)